close

12067749_1118827768146212_1727661096_n

 

10/5書室舉辦了<藝之鑿鑿 木雕國寶-葉經義> 新書分享,由年輕作家坤毅親訪國寶級木雕大師葉經義的心路傳奇,雖由大師本人敘述,坤毅表示還是需勘照年代與實際作品,能夠完成此本職人傳記確實不容易。書名出自坤毅流書法,鑿鑿表示木雕大師深厚功夫與實在雕工,希望透過這本攝影傳記書能讓大眾知曉大師的精采人生。

國寶級木雕大師葉經義出生在高雄,為澎湖的後代,當時的高雄聚集許多外城市的島內移民主要以台南、澎湖人為多,澎湖人在當時有三點水人通稱,天性互助有耐心,同時也是老闆喜歡雇用的對象。葉經義從小好學不倦,卻生在紛亂的政府體制時代,父親拒絕讓他繼續升學,要他去學一技之長。因為如此葉經義長達了兩年無言的抗議,每天無所事事到處釣青蛙採菱角,最後自己反省後才照著父親的意思學藝去。

葉經義15歲入門,師傅規定學藝三年四個月才能夠出師,期間沒有薪水,就看表現給一些零用錢,拜師的對象為父親的結拜兄弟也是在當時高雄主導宮廟享有知名度的大木匠謝自南所引薦的蘇水欽。蘇水欽傳授打粗胚功夫,修光技巧學習自鹿港師傅林謙,回憶起師傅製作木雕都會深入了解題材背後故事,由於蘇水欽不認識字會主動買故事書給他看完後講述故事劇情給師傅聽再相互討論如何將作品盡善呈現。

當時台灣傳統建築在興建時會進行「拚場」方式,將建築物分成左右或前後兩處,再請兩組師傅進行施工,較勁的拚場方式也不時在寺廟興建工程發生,經廟方勘驗後決定再由哪一師傅完成最後工程。葉經義在18歲時由蘇水欽指認承接高雄茄萣白沙崙萬福宮工程,擔任師傅頭做拚場,贏得接續製作三川殿、正殿神龕木雕資格,正式能夠獨當一面,直到25歲才離開師傅蘇水欽,承作鑿花工程,繼續培育師徒。近年來許多宮廟鑿花技巧皆採包工方式,以機器量產成品代替,於是徒手雕琢的工作機會減少,諸多徒弟不得不被迫轉業,繼續為現實生活打拼。

葉經義成師之後,民國52年首次獨立承作的木雕作品為台南青年路上的天宮,由謝自南設計本體,葉經義負責木雕施工。天宮最大特色在於廟內鑿花多以花鳥走獸為主,正殿神龕兩側延伸到中間托木木雕以葡萄藤蔓與松鼠作題材,代表多子(籽)多孫(鼠)吉祥如意。

屏東里港的雙慈宮在戰後50年進行修復,正殿神龕木雕便是葉經義承作的第二部工程,欄杆頂端雕有「飲中八仙」出自於杜甫-飲中八仙歌,仙人倚著酒壺飲酒作樂的起舞模樣在葉經義巧手下飽含生趣,可惜的是目前僅剩六尊雕像,其中兩尊喝著喝著不知起舞到哪裡去了。坤毅還提到其中還有個孫悟空大鬧龍宮之作,當時受到西洋裸體藝術吸引,葉經義將蚌精雕刻成全裸,體態顯然豐潤,在當時的風氣這般雕型可說是獨到稀罕。

接著高雄三鳳宮、玉皇宮、馬公重光威靈殿、桶盤福海宮、高雄孔廟、台中豐原樂天宮都有葉經義的精細作品印記。甚至走出廟宇在高雄鹽埕的華王大飯店規劃設計出許多木雕彩繪作品(飯店已歇業)。葉經義退休後仍持續創作,主題以生態動物為主,他說道木雕對他而言是終身的興趣,只要手還能動就會繼續創作,做下去。

 

 

12092682_1118827764812879_436226054_n (1)  

 

更多故事作品收錄在 <藝之鑿鑿 木雕國寶-葉經義> 新書裡(書室有販售),這星期五坤毅在高雄三餘書店還有一場分享會,高雄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展出葉經義特展,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同共襄盛舉 :D

三餘書店-10/9 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 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books214/photos/a.386900658104968.1073741829.369238023204565/760214457440251/?type=3&theater

葉經義特展
http://khm.gov.tw/home02.aspx?ID=$2002&IDK=2&EXEC=D&DATA=3315&AP=$2002_HISTORY-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檎二手書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