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菊與刀


 


菊與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書評出自宅老弟:冬澤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1946年出版的《菊與刀》,作者以日本的書物、電影、拘留在美國的日本人口中,觀察並整理出這部作品,探討日本人這個民族的行為與思考模式,因此該書被奉為「現代日本學的鼻祖」。在今日的我看來,覺得有許多地方,跟我所認識的日本有許多差異。一方面是它已經是六十多年前的書了,時間久到足以大大地改變一個國家,使得它的資料顯得有些老舊。另一方面是作者是美國人,而不是日本人。它所呈現的是來自外在的觀點,去解釋日本人的思維。當然這點我也是一樣,僅能從動漫畫、小說、連續劇和教師口中去認識日本人。雖然台灣距離日本比美國近得多,現代又是個網路無國界的年代,我仍不敢去指摘本尼迪克特有哪些地方寫錯。但至少要確定,其書中也許資料老舊,也許遭受日方批判,但仍有正確且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在此僅從書中,以我個人所知中,覺得有共鳴的部份,來發表感想。


 


各得其所:


 


在這個章節中,作者一開始先解釋日本對這個信條的堅信。除了在軸心國的同盟條約前言提到,要使世界各國「各得其所」,天皇的詔書也寫有這條信念。接著再從家庭的角度與當時的現況,去看「各得其所」是怎麼被實踐。有家庭倫常的孝道中,親子與兄弟間所必須遵守的禮儀。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下,女性能做與不能做的限制。也有家庭會議的強制約束力,解釋宗家的地位與義務。最後花了不少篇幅,解釋日本社會等級制度的背景與歷史。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各得其所」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依據,也是生活安定的保證,並視為美德。


在今日的日本,也許不再跟以前一樣過分強調「各得其所」,但在觀念上,仍有些殘存。像是要求長子繼承家業,或是婆媳間,婆婆有重大的發言權,都是常在日劇中出現的日本現況。這是從家庭中的情況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上已經看不到封建時期,農民起義,卻因行為是違逆忠貞,而被處刑的情景。不過在上班族間,日本公司的企業文化中,仍能看出對上級的服從,與對自身職位所該從事的行為,有多麼重視。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各得其所」的觀念有些漠視人權,但其實如果在個人的意見上沒有牴觸的話,這則信條倒是相當有幫助的。不論是對日本的現代化,還是對社會的貢獻。尤其是當我剛閱讀這章節時,我腦中所浮現的,是「職人文化」和「專業分工」。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日本成了戰敗國,因戰爭而造成經濟低落。但在昭和35年到昭和40年代之間,日本卻出現了高度經濟成長。其背後的理由不少,除了戰後的國民們發憤振興國家,也因洽逢韓戰與越戰的爆發而有機會加速發展。還有因農地改革而增加了許多消費者,使得日本成了東亞第一強國。不過個人認為還有一項原因,就是日本長久以來,所奠定的「職人文化」,正好符合企業發展的潮流之一,也就是「專業分工」。


因為「各得其所」的觀念,自江戶時代所分別出來的「士農工商」中的「工」,就是「職人」,也稱為「匠」。是以自身所習的技藝,從事以手工製作出物品的職業。不過筆者在此把職人解釋成「專家」的意思。其所指的不只是「工」,而是包含更多領域的人們。凡是以自身所習的技藝、技術、知識,擁有專研的熱誠與經驗,加上足以堪稱為專家的水準與態度,才有資格被稱為職人。電視節目的「料理東西軍」中,常常出現為了某樣特別的食材,而去拜訪專家(仕事人)。其中有許多年紀超過半百的漁夫、釀酒或醬油的專家、堅持種植特殊品種農作物的農夫們,他們都表示說:他們的工作就是他們的人生。一路走來,雖有挫折,卻不曾後悔。並且對自己的產品有絕對的自信。我想這些人,都是日本職人的代表。


接著,公司企業的興起,開始要求「專業分工」,也就是在各項領域,將趨向專業化。負責生產的人,成為生產商品的專家。負責品質管理的人,成為品質管理的專家。負責銷售的人,成為銷售方面的高手。今日企業要發展,不論公司內外,都會要求專業分工,才有茁壯的機會。我們常說:「日本企業的品管做得很好。」其背後,是還有這麼一層歷史與民族性。因為時代潮流之一的「專業分工」,恰好適合經過「各得其所」的歷史,所奠定起來的「職人文化」。也因此在戰後,還能展現出高度經濟成長,成就今日的發展。


 


明治維新:


 


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值得注意的一段歷史,它不只奇蹟般地迅速成長,也奠定日後邁向軍國主義的背景。可是作者對明治維新的敘述略嫌不足,個人覺得還有很多可以補充。


這篇章節一開始,先從行政與宗教去解釋,結束雙重統治,幕府大政奉還給天皇。接著取消大名的徵稅權、實行「散髮脫刀令」、廢除佛教為國教的地位、解放賤民和改用太陽曆,而農民因為這些大大地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且新政府財政困難,在初期一直無法降低重稅,所以剛開始明治維新是很不得民心的。作者似乎是特別想要強調前一章節的「各得其所」,所以才提到不得民心的部份。但為什麼不太願意接受改變的日本人,會去實行明治維新?這要歸功給那些為國家著想,積極推動改革的倒幕派。作者也在「武士和商人的特殊聯盟」的部份特別提出了這些人,但也特別提出新政府並沒有徹底瓦解「各得其所」的傳統,雖然簡化了等級制,但習慣上還是沒變。在「遵循等級制的政府機構」中,又一再強調了新政府十分承認國民意志的「適得其所」。


再來又針對神道教的部份講解,這段就顯得詭異了些。也許作者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身處在基督文化圈,讓我覺得她像是在用描述一個未開化民族的儀式的心態,去記錄神道儀式。把神官頌詞的部份,描述成拉開嗓子尖聲呼叫(沒看過原文,不過至少我看的中譯本是如此描述),當時就覺得這個形容方式很不尊重。


之後針對軍隊、工業、商業這三方面去解釋。這些角度都是很切中解說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角度,我覺得作者調查得很仔細。但在最後的部份,又提到了「各得其所」的概念。也許是因為日本掀起戰爭的目的,就是因為這個信念的關係,才讓作者這麼重視吧。在「無法輸出的等級制觀念」中,作者解釋日本人對等級制的安心,認為那是對他們生活安全的保障,如同美國人對平等與自由企業的信賴。但日本企圖向外輸出等級制的觀念,就該受到懲罰。也許以今天的角度來看,會真的慶幸日本的大東亞理想圖沒有實現,等級制的限制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接受。但文中最後的部份寫道:日本人不能以要求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的國家。他們的錯誤就在於認為他們能夠如此。


我當時想起日本還在鎖國時期,美國海軍淮將培里,率領著艦隊進入江戶灣,要求日本開國通商。他們可說是為了貿易自由,也許也可以說他們認為鎖國政策對日本國民是有害的,但仍無法否認武力威嚇的行為。尤其是1854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給予美國最優惠國待遇,這很明顯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好像拿槍進去別人家裡,要求對方把庭園的籬笆撤掉,再要求對方購買自己的商品一樣。本尼迪克特在這篇章節譴責日本企圖輸出「各得其所」的信念,卻不曾思考過自己國家假借「自由貿易」之名,濫用矯枉過正的「資本主義」,行使惡德商法。書中曾提到「成金」一詞,也許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美國就是成金國吧。


回到明治維新,令我覺得值得注意的,是幕末代表人物之一的勝海舟與新政府代表西鄉隆盛達成協議,決心以國家為重,一致向外。最後結果是在1868年,江戶不流血和平開城,幕府正式瓦解。觀看各國歷史紛爭,只要政權交替,或是政局不穩,就不免會發生戰爭。日本雖然也有過不少政權上的問題而發生的戰爭,像自立為新皇的平將門,或是平家物語的故事,都是在政局不穩,或是政權的世代交替時,所暴發出來的戰爭。尤其是當時,鳥羽伏見戰爭後,倒幕派和幕府即將開戰江戶前,能夠達成協議,以不流血的方式結束幕府時代,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歷史。比起法國大革命,有人要被送上斷頭台;或是美國為了解放黑奴的問題,爆發南北戰爭,我覺得作者更應該針對這個歷史事件多加以描述才是。


 


道德關係:


 


在第五章,談到了報恩的觀念。日本人無時無刻都背負著恩,問他們過得好不好時,常常會說:「おかけ様で。」通常中文會把這句翻成:「托福。」意思是承蒙照顧,自己才能過得很好。而且就算對方和自己並沒有太直接的授受關係,還是會這麼講。畢竟日本人說話常常省略主語,外國人常常會搞不懂,但在日本卻是習慣性的用法,也不會有搞不懂的問題。就算真的搞不懂,那種曖昧的說法,反而符合日本人的喜好。也就是說他們回答:「托福。」可能是指,真的是受惠於對方的照顧,也可能指來自另一方的恩惠,這種模擬兩可的講法,正好是微妙的安全牌。但不管來自哪一方,都是為了講解自己是受到恩惠的情況。


能夠出生於世,乃受到父母的恩惠。能夠在這個環境下成長,乃受到各方親戚與朋友的恩惠。能夠生活在日本這個國家,乃受到天皇的恩惠。光是出生與活著,都是受到來自外在的恩惠。若說西方認為:人的出生與存在,都帶著「原罪」的話,那日本人的情況,就是背負著「恩惠」吧。


 之後,作者舉到了夏目漱石的作品-《少爺》,主角受到老奶媽的三塊錢恩惠,幾年過去了,也沒有還,並說是因為把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這個視對方為自己的一部分的想法,讓我想起日文裡面,常會強調內外的觀念。日文講到自己或自家內部時,會使用「こちら」或「うち」,外在則是用「そちら」或「あちら」,這種語法上的用法,就能看出所謂內外之分,對日本人是很習慣的用法。另外,還有夥伴的講法,日文漢字寫作「仲間」,有時直接一個字地用「仲」,念法跟「中」一樣。從字面上解釋,可以說是把對方是為自己內部的人,所以才用「中」的觀念,再加上人字旁。所以「仲」的意思,比起用中文裡,有合作關係的意思的「夥伴」這個詞,它比較有「自己人」的意涵在內。


前一陣子,我學到一個單字-「此方」。一開始,我本來以為是「這裡」的意思,有時候可以用來當人名。但用日本雅虎的字典一查,發現「此方」除了指稱地點與方向外,另外還有時間上的用法,有「以來」和「之前」之意。但最讓我驚訝的是,它同時可以當作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雖然現在很少看到有人用「此方」作指稱名詞,通常是在古老的書籍裡,才會看到這種用法。而至於指的是哪一種意思,則要從前後文來判斷。正因為「此方」有種「此時此地」的意思,在用來作第二人稱時,因為對方就近在眼前,所以用「此方」來稱呼。而用在第三人稱時,通常主要是強調或表示「目前話題所指之人」,有時則是「身邊的人」。因此,「此方」的第二、三人稱用法,會有種把對象包含進己方的感覺。一開始雖然覺得很容易搞混,但了解這一詞的使用者的用心後,就不禁覺得這是個蠻親切的詞。


在第八章和第十章,作者稍微談到了「自殺」,認為日本人喜歡這個主題。自殺在以前,認為是對自身最強烈的攻擊,是洗刷名譽的最一種手法。有時是為了表現忠貞。日本一位有名的陸軍大將-乃木希典,這位被稱為日俄戰爭的英雄,在明治天皇駕崩後,與妻子偕同殉死,帶給許多日本人相當大的衝擊。在《完全自殺手冊》裡的上吊篇,記述了一位八十七歲的老人,為了追隨昭和天皇,於駕崩當天,口啣紗布,再戴口罩,於橘子園上吊自殺。雖說是自殺,但這位老人並不是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臭皮囊,為了避免自己死狀難看,才會戴上口罩,避免舌頭外露。


日本近年來,自殺率最高的是在2003年,當年自殺人數高達三萬四千人。在各個先進國家中,日本雖然有最長壽國的榮譽,但自殺率卻也是頂尖的。雖然現在的日本人大多不贊同自殺的行為,但反對的理由未必能讓人心服。比較常見的是「生命珍貴,所以不可自尋死路。」、「因為有人會傷心。」、「自殺是種逃避的行為。」這些其實都是較近代的觀念,《菊與刀》裡提到的,他人對自殺者的尊重,已經被當成容易受到譴責的想法。但對自殺者的關心就不再那麼強烈。


梶原真治有本小說-《黃泉歸來》,內容是敘述許多早已死去的人,忽然復活,並回到自己的生活居所。其中有一位中學生,在班上被欺負,於是自殺。復活之後,班上同學都對他表示懺悔。但這邊不得不說,這種劇情只是作者的理想。《完全自殺手冊》跳樓篇,記述一樁真實案例,1979年,一位中學生因為受欺負,留下遺書後失蹤,但因為不敢從樓上跳下而未遂。但自殺未遂的消息傳進學校後,反而成了笑柄,霸凌問題更加嚴重。最後,那位中學生真的自殺了,而班上的同學卻高喊:「萬歲!」而欺負的理由只是為了好玩。前幾年,有一部動畫叫《死後文》,裡面有一位學生也是一樣受到欺負,於是在網路上留言,描述自己是半死之人,也就是他正扼殺自己的人格,最後自殺了。而欺負他的同學,一樣抱著玩笑的心態嘲笑他,並繼續對下一個同學進行一樣的欺負行為。


譴責自殺的觀念興起,雖然有提倡尊重自己生命的意義,但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卻反而落後了。因此,過去尊重自殺者,現在則變成了嘲笑自殺者。對生命意義的重視,恐怕現在的年輕世代,還比不上切腹的古人。


前一陣子,我看完朱川湊人的《在白色房間聽月歌》,裡面的短篇《鐵柱》,對自殺有不同的詮釋。作者引用西行法師的和歌-「願はくは花の下にて春死なん、そのきさらぎの望月のころ」,敘述一個被稱為全世界最幸福的村子,有著允許村民自由使用鐵柱上吊自殺的風俗,且死者若是留下上述的和歌,則家屬要用慶祝的態度辦葬禮,因為死者是在人生最美好時,無憾地離去的。劇中透過主角這位剛搬來村子裡的男子,與居民們溝通與自我答辯,辯證幸福地自殺是否合情合理,與身邊被遺留下來的人們的內心糾葛。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最近看到不少人將它改成「未知死,焉知生。」同樣地,雖然中國傳統不鼓勵自殺,視自殺為逃避,也因此不會去思考自殺者的想法,也讓活著的人,少掉一個理解生命意義的機會。杜牧有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批判項羽不該自殺。《厚黑學》作者-李宗吾,也引用項羽的故事,講解「臉皮厚」的重要性。俗語說:「好死不如賴活。」卻沒說怎麼活。我想,從日本人對自殺的看法,是可以對照中國的賴活思想。從中,應該可以得到許多人生指引。


 


結語:


 


《菊與刀》讀完之後,雖然確實可以得到許多東西,但是對一個日文系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資料仍嫌不足。除了資料是舊的外,前言也有提到,作者並非日本人,就算能以第三者的觀點來觀察日本人,終究不能完整地理解日本人。但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去嘗試理解日本人。我認為,看這本書,要能學到東西,重要的並不是去指出書內有哪些是不符合事實。而從中去學習過去自己所不知道的日本文化,也是挺值得鼓勵的。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應該要學習作者的研究精神。


本尼迪克特雖然不是日本人,但靠著身邊的資料,去探究日本歷史與文化,訪問日本人,能夠寫出這麼一本書出來,這個行為是值得學習的。美國有一位科學史家-麥可.薛默,他曾提出這麼一個科學的定義:「科學並非證實一套見解,而是一種探究的過程。旨在建立一種可檢定的知識本體,對棄卻或確證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這個科學定義讓我很喜歡,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尤其是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文化的過程,不論對與錯,都是一種科學行為。而去檢定內容的對與錯,去選擇棄卻或確證,或是展開新研究,就是我們日後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檎二手書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